华中农大学子来遵义市展开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7月中旬,华中农大实践团(后文简称“实践团”)来到贵州遵义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实践团走访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战场、四渡赤水纪念馆等革命遗址,通过文物观摩、场景复原等方式重温长征历史。实践团在重走长征路的同时,调研赤水河生态保护成效、走访退捕渔民并在红军小学开展生态保护宣讲。
会址烛痕照星火,雄关弹迹刻峥嵘。在遵义会议会址,实践团成员借助3D复原技术,见证历史转折的褐漆长桌重现眼前,观赏泛黄影像中红军将士坚毅的眼神,让成员们深刻体悟:这不仅是一座历史丰碑,更是照亮民族复兴前路的精神灯塔。在娄山关前,实践团成员首先见到的金光映照的“红军不怕远征难”纪念碑直抵心扉;踏上小尖山战场,冰凉岩石传来90年前的枪炮轰鸣,漫卷红旗似见浴血身影。闻长空桥风吟,如诉当年白刃厮杀,桥上斑驳伤痕是历史无声的叩问。

赤水河畔访古镇,红色展馆缅英魂。7月12日,实践团抵达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丙安古镇。这座悬于赤水河畔的千年古镇,青石板路蜿蜒曲折,吊脚楼群鳞次栉比,更因1935年红军“四渡赤水”的辉煌战史而闻名。在当地居民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们沿红军渡口拾级而上,仰望峭壁上“丙安红军渡口”的鲜红石刻,触摸当年红军搭建浮桥的铁索,仿佛听见90年前枪炮轰鸣与战士呐喊的回响。
“一根竹竿撑起浮桥,一双草鞋踏遍山河。”红一军团陈列馆内,锈迹斑斑的军号、古朴破旧的煤油灯、磨损严重的绑腿、泛黄的行军路线图等文物,无声诉说着红军将士“信念如磐、不畏艰险”的铁血精神。实践团成员何俊娴说:“通过重走红军长征路,参观红色遗址,我看到了教科书之外的长征——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充满血和泪的历史。”
实践团成员还走进了四渡赤水纪念馆、土城镇青杠坡战斗遗址等地,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峥嵘岁月,汲取奋进力量。在四渡赤水纪念馆,团队成员依次了解了四次渡过赤水河的目的和过程,一张张泛黄日记、一件件斑驳枪械、一段段珍贵影像,还原了红军在敌人重兵围堵中四渡赤水、出奇制胜的壮阔景象,大家屏息凝神,向长征精神致敬。在青杠坡战斗遗址,全体队员在纪念碑前默哀鞠躬,向英勇牺牲的红军战士致以崇高敬意。

除了参观学习,实践团还来到了赤水河珍稀特有鱼类保护与水生生物多样性观测研究站进行实践探索,该研究站副站长刘飞博士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一些珍稀濒危鱼类以及禁渔以来鱼类生态修复的成果及方法。其中拆除小水电站的方法效果显著,鱼类数量得以加快恢复。刘博士也提到了改善河道的方法,与拆除水电站的方法相辅相成,使鱼类能够正常洄游繁殖。
为了解水生所工作人员的采卵工作,实践团成员每日清晨便跟着一同前去采卵。首先是对河流流速和温度进行测量。接着便可放下采卵工具等待二十分钟。最后,将浮游生物采集器下层固体倒在滤网上采卵。这个工作需要耐心,要将所有的鱼卵取出,不能遗漏,否则就会对监测结果有影响。

此外,实践团成员们还对赤水、合江两地的退捕渔民进行采访,旨在深入了解渔民退捕后的就业情况、收入来源、生活水平状况以及长江十年禁渔所带来的赤水河鱼类资源的变化。退捕渔民们普遍支持禁渔政策并高度认可其成果。
此次红色教育实践活动,让实践团成员在革命圣地中触摸历史脉搏,在赤水河畔见证生态蝶变。从遵义会议的转折之光到四渡赤水的战略智慧,从青杠坡的浴血奋战到渔民家庭的幸福变迁,队员们深刻体悟到:长征精神不仅是烽火年代的制胜密码,更是新时代青年砥砺前行的精神火炬。当红色基因与绿色理念交融共生,我们更加坚信——传承是最好的纪念,奋斗是最深的告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当代青年必将以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用实干担当续写时代华章。
通讯员 何俊娴 汪燕昕
温翔宇 林煜翔
编辑 李政林
二审 李杰
三审 唐正平
-
2025-09-09 13:10:00
-
2025-09-08 15:31:00
-
2025-08-23 19:56:00
-
2025-08-22 11:12:00
-
2025-07-28 11:05:00
- “让中国老年人眼睛亮起来”——辽宁省慈善联合总会联合爱尔眼科共同启动2025年辽宁省春季“银发复明工程行动”
- 湖南道县:春耕好时节 早稻育秧忙
- 广安市二级巡视员王小兵 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花开时节逛咸阳”——2025咸阳市赏花季系列活动暨“花开礼泉·杏福有约”赏花季正式启动
- 山东威海5岁男童被殴致死案未当庭宣判,生母庭审中致歉
- 每年仅60元!“熊孩子”闯祸最多能赔几十万
- 5:1:2驳回弹劾!韩德洙复职,尹锡悦也能“无恙”吗?韩国迎来关键一周
- 华为上汽合作鸿蒙智行“尚界”品牌被曝计划4月10日发布
- 新航季 南航在吉航线全面升级 持续助力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
- iPhone17惊艳设计实锤 iPhone15价比老人机创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