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商州法院 | 三进家门获两方好评,一封信件致公平公正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30 11:17:00    

4月21日,老周一大早就来到商洛商州法院,将一封塑封齐整的信交到了工作人员手中。“他们来回地跑就为办好这个案子,我不知道怎么表达感谢,就写了这些话……”

老周说的这个案子,背后是法院办案团队坚持到一线开展工作,坚持为双方做考虑、解难题的故事。

第一进:以和为贵

“三千出头的铝合金门合同,这京东平台也裁了,市监局也答复了,都认为被告无责,我刚问被告,人家想早些了事,也能给原告补偿,这有啥不能调的?”刚拿到案子,办案团队信心满满,当即前往原告家中,现场查看所涉及货品情况,着手进行调解。

“我不是硬挑人家毛病,这门是老汉我自个儿用的,拿回来我手一掂轻飘得很,用这让人笑话哩!”原告老周苦着脸说。他也认为自己非常委屈,高高兴兴翻修自己的老房,却买到了并不称心的门。“这门质量有问题,回来我就没用过!坚决不同意调解!退货退款!运费我出都行!”

“但从现有证据来看……”法官逐条逐页和原告对证据,找找依据,从合同解除、定作认定、门窗国标等多个方面释法明理,但都没能做通老李的工作。

“这案子老周不占理啊,咱好心可没办成事……”返程路上,想到老周这股郁结的气,大家情绪都不高。

第二进:以证为据

“老周说过这门太轻,所以他觉得质量不行,被告对门重量的描述和门实际重量很关键。”庭审中,老周交了厚厚一叠聊条记录,法官敏锐捕捉到一个新的证据——在未下单前,被告客服表示“门重50斤左右”,经研判,这个点很可能改变整个案件的走向,

“咱要搞清楚,但尽量避免直接进行鉴定,原告年纪大、被告离得远,这案子不要搞复杂了”。为了减轻诉累,办案团队按照勘察相关规定,联合原告社区两名监委会干部第二次来到被告家中,携带计量秤现场对门进行称重,并视频连线被告对称重全程进行直播,针对被告提出标称不准的问题,又在粮油店随机抽选油桶进行称重,最终被告对勘验笔录所载明门重予以确认。

“42斤!真没想到!工作重点要变一下了”“判了后一定给被告再普一下法,他们宣传页上的其他描述也有问题,容易引起争议,有经营风险呢!”第二次来,大家都没有想到,案子却变了个走向。

第三进:以终为始

“我不接受,这我怎么接受,这是定制商品,不能退货,我们有啥问题!京东裁了7次我都没输,我们市监局也处理了,你们凭什么就判我输,我还自掏腰包给他补偿,这人到底要怎么样!!”收到判决,被告情绪异常激动。

“你先别急,你气我能理解,法院依然保障你上诉的权利,我先给你捋一下案情,你再决定……”经过40分钟的判后答疑,最终被告服判息诉,并和办案人员讨论后续如何规避其他经营风险,对法院判决内容表示将予以履行。

“法官,这案子你办了这么久,我虽然心里还有气,但我愿意接受这个判决,但我现在就担心退回来的货品有没有问题……”

被告的担心不无道理,本案所涉及货物已闲置他处近一年时间。为打消被告顾虑,办案人员在被告提货时第三次赶赴原告家中,在现场检查了货品情况,并协助原告和被告货运人员将货品打包完好发出,确保被告的损失不再扩大。

“麻烦你让原告申请退款,运费我先转了”“谢谢”……“受累了”“让你费心了”……第三次返程,原告一直将办案人员送出了院子,不住地道谢;微信上,被告也主动履行了判决义务,一起案件最终圆满解决。

“走,先不回了,拐个弯去杨某家里找找人”“咱这是返程变新征程了啊”“对!”这次的返程,大家群情振奋,干劲十足。


作者:刘振雄

编辑:赵佳欣

责编:马宁

审核:姚启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