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的“进口奶粉”糊弄了谁
新重庆-重庆日报 臧博
国产奶粉包装成“澳洲牛奶营养粉”,某“进口高钙粉”主要成分是燕麦粉,全英文标签产品竟是100%国产……近期,电商直播间里的“进口奶粉”,忽悠了不少人。主播一句一个“家人们”,一口一个低价,引得消费者激情下单。殊不知,69.9元3桶的“新西兰羊奶初乳高钙粉”出厂价每罐仅需10元,产品中仅有4%进口羊奶粉原料。
李鬼摇身一变成了李逵,如此怪事,让人疑惑:这些在国内生产、使用国内生产许可证和食品标准的奶粉,怎么就这么喜爱洋标签、洋出身?同时,直播间的“进口奶粉”销售乱象,也让人联想到三个问题:主播们声嘶力竭带货假“进口奶粉”,哪里来的底气?消费者发现上当受骗,如何维权?直播间堂而皇之卖假货,平台该承担什么责任?
老话说了千百年:民以食为天。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如今,人们对营养、口感等有了更高的追求,这本是好事一桩。但一些人,却执着于在舌尖上寻找“商机”——他们说着质优价廉的话,干着以次充好的事,将品质平平的食品和保健品,包装成具备某些神奇功效的营养品甚至灵丹妙药,而一旦被消费者或监管部门拆穿西洋镜就跑路,风头过后,换个名称、包装和话术,接着忽悠接着赚钱。
假“进口奶粉”在直播间大行其道,说白了,就是不法商家发现了互联网直播的风口,再通过夸大宣传、虚假营销来赚取暴利。他们眼里的直播间,门槛低、利润高,投入少、收益大,风险小、见效快,比过去打广告、铺渠道、攒口碑的传统路径好走太多。面对直播间的“进口奶粉”乱象,消费者就活该被宰吗?当然不是。
刹住这股歪风,需要监管机构、直播平台、消费者多管齐下。
监管部门,应当以法律法规为准,用好食品安全法、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等;同时,畅通消费者投诉渠道,对消费者反映较多、投诉较多的产品进行审核、抽检,及时公布处置结果。直播平台,应严格落实平台准入审查和直播内容审核,对违规宣传、敏感关键词、异常低价等情况及时叫停,帮消费者止损。对消费者而言,除了要进行必要的食品安全知识和网络防骗知识学习,还可以积极举报并依法索赔,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一分钱一分货,天上不会掉馅饼。“进口奶粉”是如此,各类打着“特惠”“特殊渠道”“全网超低价”旗号的商品也是。认清了低价“进口奶粉”的本质,就不会再上这样拙劣的当。
原稿点击:直播间的“进口奶粉”糊弄了谁-重庆日报
-
2025-05-13 10:04:00
-
2025-05-11 12:12:00
-
2025-05-10 19:35:00
-
2025-05-10 11:07:00
-
2025-05-10 08:21:00
- “让中国老年人眼睛亮起来”——辽宁省慈善联合总会联合爱尔眼科共同启动2025年辽宁省春季“银发复明工程行动”
- 湖南道县:春耕好时节 早稻育秧忙
- 广安市二级巡视员王小兵 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花开时节逛咸阳”——2025咸阳市赏花季系列活动暨“花开礼泉·杏福有约”赏花季正式启动
- 山东威海5岁男童被殴致死案未当庭宣判,生母庭审中致歉
- 每年仅60元!“熊孩子”闯祸最多能赔几十万
- 5:1:2驳回弹劾!韩德洙复职,尹锡悦也能“无恙”吗?韩国迎来关键一周
- 华为上汽合作鸿蒙智行“尚界”品牌被曝计划4月10日发布
- 新航季 南航在吉航线全面升级 持续助力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
- iPhone17惊艳设计实锤 iPhone15价比老人机创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