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财师生多方联动调研兴宁胪声村,探索乡村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3 18:16:00    

七月的兴宁市径南镇胪声村,茶山叠翠,溪水流淌。广东财经大学驻兴宁“双百行动”服务队、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联合地理与环境经济学院胪声田园实践团,于近期前往兴宁市径南镇胪声村,围绕“百千万工程”战略部署,开展乡村振兴主题调研。

团队通过实地走访、产业考察、基础设施评估等形式,系统分析胪声村在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和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现状与挑战,为推动村庄高质量发展提供规划建议与专业支持。

实践团成员在老师汪明冲的带领下,走访了胪声村居委会,并与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了座谈。座谈中,团队详细了解了胪声村的近期发展情况、特色产业的阶段性成果及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展。通过与村干部的深入交流,团队成功争取到在胪声村进行深入调研的机会,为接下来的规划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经验支持。同时进一步明确了未来规划的核心目标及领域,为后续的调研提供了重要指导。

在走访过程中,团队还实地考察了胪声村已实施的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作为胪声村基础设施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提升了村庄的能源自给能力,也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团队通过实地观察与数据收集,评估了项目的可持续性及其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实地走访过程中,团队成员与村民互动,深入了解村内基础设施的配套情况。沿途可见,装饰在村道路灯上的“乡村振兴”主题中国结标旗,生动展示了前期规划项目的成功实施,体现了村庄日益改善的基础设施和环境。“我是梅州人,希望大家不只是过来玩一下。‘三下乡’要做出实质性的东西,真正帮到乡镇。”胪声田园实践团队长陈明飚的这句话,不仅是对队员的要求,更是他带领团队在胪声村这片热土上践行的信念。胪声田园实践团正以独特视角与专业力量,在家乡演绎一场青春与振兴的双向奔赴。

团队在村党支部书记的陪同下,深入向森农业基地,考察了胪声村的主要特色产业——茶产业。基地负责人向团队详细介绍了茶叶的制作流程及市场前景,团队成员通过与专家的互动,进一步了解了茶产业在促进乡村振兴中的潜力。

茶产业的成功发展是胪声村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这些工艺为胪声村的茶产业提供了高品质的生产流程,使其茶叶在市场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并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团队对茶叶的生产流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涵盖了从采摘到加工的各个环节。通过与农户及企业的对话,团队评估了当前茶产业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建议。团队的调研结果为当地政府进一步优化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实践团利用无人机对胪声村的自然资源进行了全景拍摄。通过航拍,团队收集了关于河流现状、周围山林以及资源规划利用的数据,为村庄的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提供了宝贵的支持。

此次调研,暑期实践团成员掌握了胪声村的基础设施现状,还深入理解了村庄在产业发展中的潜力。乡村振兴,青年先行。团队指导老师汪明冲博士表示将持续发挥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优势,将课堂用于实践,用实践作为课堂,推动“课堂进实践,实践反哺课堂”,让规划知识深度融入胪声村发展实践,续写胪声振兴新篇章。实践团通过调研和深入了解村庄的实际情况,结合最新的产业发展趋势,制定了一系列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进步的策略。未来,实践团将继续关注胪声村的发展,与当地政府和社区携手,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助力胪声村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落地生根。

南方+记者 张柳青

通讯员 汪明冲

【作者】 张柳青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