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食闻】辽宁岫岩县偏岭镇包家堡村:特色农业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初秋的风带着几分清爽,悄悄拂过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偏岭镇包家堡村郭家堡组的山坡,漫山遍野的桃林飘出阵阵香甜。此时这里正迎来一年中最热闹的“甜蜜季”——沉甸甸的桃子挂满枝头,从早熟品种的鲜甜多汁到中熟品种的饱满醇厚,再到晚熟品种的馥郁回甘,这场跨越整个初秋的“桃宴”将一直持续到9月底,让村庄浸润在丰收的喜悦里。
走进桃园,仿佛闯入了一幅色彩明快的田园画卷:饱满的桃子像一个个精心雕琢的胭脂玉球,有的裹着淡淡的绒毛,在阳光下泛着粉嫩的光晕;有的则红透了半边脸,像害羞的姑娘藏在绿叶间,轻轻一碰便似要滴出蜜来。伸手摘下一颗,指尖能感受到果皮的细腻温润,咬上一口,清甜的汁水瞬间在舌尖炸开,果肉脆嫩无渣,那股从果肉里透出来的天然果香,混杂着阳光与泥土的气息,让人回味无穷,连空气里都飘着化不开的甜。
“咱这郭家堡组的桃子,那是沾了山水的灵气。”种植户李辉望着满树硕果,脸上的笑容比桃子还甜,“你看这昼夜温差,白天太阳把养分往果子里催,晚上凉下来就把糖分锁得牢牢的,就像给桃子‘偷偷喂糖’;再加上咱这儿光照足,果子就长得透亮红润,香气也特别浓。”这独特的地理禀赋,搭配上科学的种植技术,让包家堡的桃子成了远近闻名的“甜名片”。
这份“甜美”的背后,是偏岭镇在乡村振兴路上的主动作为。近年来,当地不再满足于传统农作物的“小打小闹”,而是瞄准特色农业这条路子,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像“搭梯子”一样引导农户往“精、特、优”上走。镇里积极牵线搭桥,鼓励农户引进省农科院的新品种,邀请农技专家手把手传授修剪、疏果、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新技术,就像给农户送上“科技金钥匙”,让大家从“靠天吃饭”变成“科学种植”。种植户们也不含糊,跟着专家学管理、学施肥,给桃树“量身定制”生长方案,不仅果子的品相和口感一年比一年好,产量也稳步提升,产品质量的提升让桃子在市场上更有底气。
据了解,李辉家种植的桃子是经岫岩县农业农村部门、偏岭镇政府牵线搭桥,在省农科院相关专家的指导下成功尝试种植的多种新品种桃子。随着种植技术的成熟和品种的丰富,偏岭镇顺势而为,推动特色农业从“规模扩张”向“品牌升级”迈进。如今,“阳光一号”“桃之源”等一个个响亮的农业品牌,就像一张张闪亮的名片,让包家堡的桃子从“无名之辈”变成了消费者追捧的“明星产品”。为了让好桃子卖上好价钱,当地还积极拓宽销售渠道:线上,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让桃子“坐飞机”出村,快递盒里垫着软纸,贴着品牌标签,从枝头到舌尖全程保鲜;线下,不仅在市区商超设专柜,还推出“桃园采摘游”,让游客亲自体验摘桃乐趣,临走时再捎上几箱当伴手礼。销售渠道一宽,桃子再也不愁卖,种植户的腰包也一天天鼓了起来,每年光靠种桃就能增收不少,曾经的“土果子”真真切切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金果子”。
从一颗桃子的改良,到一个产业的崛起,再到一个村庄的振兴,包家堡村的蜕变是偏岭镇特色农业发展的生动缩影。如今,漫山的桃林不仅丰富了消费者的“果篮子”,更成了乡村振兴的“聚宝林”,那四溢的桃香里,飘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活力,藏着种植技术升级的智慧,更载着农民增收致富的希望。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特色农业正像一颗饱满的种子,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生根发芽,结出越来越甜的果实。
(郭伟 赵宇泽 吴旭)
-
2025-08-26 16:10:00
-
2025-08-24 11:12:00
-
2025-08-20 09:43:00
-
2025-08-19 19:24:00
-
2025-08-14 16:43:00
- “让中国老年人眼睛亮起来”——辽宁省慈善联合总会联合爱尔眼科共同启动2025年辽宁省春季“银发复明工程行动”
- 湖南道县:春耕好时节 早稻育秧忙
- 广安市二级巡视员王小兵 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花开时节逛咸阳”——2025咸阳市赏花季系列活动暨“花开礼泉·杏福有约”赏花季正式启动
- 山东威海5岁男童被殴致死案未当庭宣判,生母庭审中致歉
- 每年仅60元!“熊孩子”闯祸最多能赔几十万
- 5:1:2驳回弹劾!韩德洙复职,尹锡悦也能“无恙”吗?韩国迎来关键一周
- 华为上汽合作鸿蒙智行“尚界”品牌被曝计划4月10日发布
- 新航季 南航在吉航线全面升级 持续助力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
- iPhone17惊艳设计实锤 iPhone15价比老人机创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