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说丨康振生院士:绿色防控是发展方向 要从源头减少小麦条锈病威胁
川观新闻记者 兰珍
日前,全球首张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全景图谱绘制成功,并于7月23日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遗传学》上。该图谱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康振生领衔的研究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共同完成。这项研究从全球尺度构建小麦条锈病“综合抗源”核心资源库,系统地揭示了抗病基因与病原菌流行演化的百年互作规律,为抗病基因合理利用与设计育种提供了理论支撑。

康振生院士 主办方供图
7月26日,在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青年学者大会国际交流专场,康振生院士再次围绕小麦条锈病、绿色防控等内容,与大家交流。他表示,绿色防控是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的发展方向,也是改善我国农业潜在损失困境的根本策略。
所谓绿色防控,是以保障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与生态环境安全为根本目标,致力于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的系统性方案,推动病虫害防治转向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及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技术。
目前,随着制度保障进一步加强、抗病品种发展迅速、自动化监测预警技术日益成熟,以及新型施药器械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我国研发了一批绿色防控新技术产品,集成了一批绿色防控技术模式,绿色防控覆盖率逐年上升。2024年,我国建立各类绿色防控示范区1.9万个,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57.7%,每年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2.0万吨。

交流会现场 兰珍 摄
在交流会上,康振生也指出,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仍面临许多现实问题:由于气候的变化、栽培方式的改变和外来生物入侵的风险,近年来病虫害呈多发、频发、重发的态势,尤其是被称为“小麦癌症”的条锈病,其病原菌平均每5年就产生一个新优势小种,威胁全球小麦产量。
条锈病发源地主要集中在西部的高山区域,包括四川西北部、甘肃南部、青海东部、宁夏南部、陕西西部等地。这些地区形成了一个条锈菌“越夏易变区”,俗称“老巢”,每年为东部麦区提供初始菌源。
四川作为重要源头菌源区之一,其防控成效直接影响全国。条锈菌夏孢子个体微小,无法肉眼辨识。它能随高空气流上升至3000至5000米,远距离传播至河南、山东等小麦主产区,病害流行时可导致近乎绝收的严重损失。
康振生表示,破局方向在于,一方面,要深化基础研究,遵循病害规律,探索新耕作模式与气候变暖影响,研发针对性防控技术;另一方面,强化抗性资源利用,创制新抗病虫资源,挖掘抗病基因,科学布局抗病品种。对于条锈病,通过源头区域协同防控,在川陕甘交界地带,调整种植结构,于夏秋季交叉种植马铃薯、油菜,以压缩小麦面积,直接减少病原菌基数,为全国小麦安全构筑生态防线。
-
2025-07-26 21:50:00
-
2025-07-06 17:54:00
-
2025-07-03 12:13:00
-
2025-06-19 20:27:00
-
2025-06-11 21:52:00
- “让中国老年人眼睛亮起来”——辽宁省慈善联合总会联合爱尔眼科共同启动2025年辽宁省春季“银发复明工程行动”
- 湖南道县:春耕好时节 早稻育秧忙
- 广安市二级巡视员王小兵 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花开时节逛咸阳”——2025咸阳市赏花季系列活动暨“花开礼泉·杏福有约”赏花季正式启动
- 山东威海5岁男童被殴致死案未当庭宣判,生母庭审中致歉
- 每年仅60元!“熊孩子”闯祸最多能赔几十万
- 5:1:2驳回弹劾!韩德洙复职,尹锡悦也能“无恙”吗?韩国迎来关键一周
- 华为上汽合作鸿蒙智行“尚界”品牌被曝计划4月10日发布
- 新航季 南航在吉航线全面升级 持续助力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
- iPhone17惊艳设计实锤 iPhone15价比老人机创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