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首个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概念验证中心在光谷启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6 13:01:00    

7月25日,“光谷青桐汇Ultra”新能源产业专场暨百园百校万企创新活动在光谷举行。活动现场,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概念验证中心正式启动。这也是武汉首个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概念验证中心,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

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概念验证中心正式启动。图/通讯员提供

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概念验证中心由武汉新能源研究院联合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等单位共同打造,聚焦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原理验证、原型制备、技术验证和商业验证,为武汉市首批认定的十六家概念验证中心之一,其助力提高科技成果的成熟度,有效降低其市场化风险,全力推动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

概念验证,是指通过小规模实验或技术原型验证某一理论、技术或创意的可行性,以判断其是否具备商业化潜力或进一步开发的价值。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而言,需通过概念验证中心进行技术雏形开发和市场适配性测试。对企业研发而言,在产品开发初期验证技术路线可行性,可避免资源浪费。

“市场成熟度、竞争力度都需要验证。如果没有概念验证,项目直接到中试,可能失败概率会更大。”活动现场,武汉新能源研究院院长杨凯解读了概念验证在新能源产业创新链条中的关键地位。他称,概念验证中心可以帮助项目在初创早期就发现问题,从而降低成本和风险,避免走弯路。

据介绍,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概念验证中心将充分依托共建单位的紧密协作与资源优势,持续深耕新能源产业,组建新能源产业高端智库,转化一批高价值科技成果,培育专业技术经理人队伍,培育一批创新型科技企业,探索科技成果科学评价法,构建新能源产业创新生态,打通“概念验证、中试放大、孵化加速”全链路成果转化接力环,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为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杨凯介绍,以该院近期正在孵化的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团队的一个新型电机项目为例,这款新型电机主要应用于一款低空飞行器。这对电机功率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可靠性各方面要超过目前市面上的电机产品。团队也有一定的技术基础,但可能只有样机,并没有成熟的解决方案。研究院利用概念中心结合东湖高新区低空经济产业园区相关企业的需求,申请到一笔经费。从研究院角度给团队一些初步支持——做样机及购买一些检测设备,同时结合研究院的资源,让样机尽快成为产品甚至是商品。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了样机试制工作,其功率密度达到了预期指标,该款电机样机做出来后已经完成装载并试飞。

活动现场,8家创新企业集中展示前沿技术,涵盖新能源装备、新能源利用创新技术、高功率电机系统、能源智慧管理平台等产业链关键环节,与行业龙头企业、投融资机构对接进行现场“验证”。

路演企业均纳入了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概念验证中心项目库。目前,中心多个入库项目的产业化进展取得较大突破,例如高转矩直驱永磁电机项目,通过验证,其新技术与传统驱动技术相比,能够大幅提升电机的能量转化效率、提高转矩及控制精度,同时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和长期可靠性。该项目在风力发电、工业控制和飞轮储能上有巨大应用潜力,并已开始在低空飞行器领域开展示范应用。

杨凯透露,中心不仅进行概念验证,还将按照“金瓜育种”模式,实现一批“创新之苗”到“产业之果”的转化。今年计划孵化5~10个项目,每个项目有一定的资金支持。预计到年底有望能帮助一到两个项目获得融资。(九派新闻记者 王晶 通讯员 刘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