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舵一年亏损10亿,横琴人寿董事长钱仲华的“止血之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8 16:55:00    

随着一则“意向投资人招募”公告,横琴人寿这家扎根大湾区的寿险机构再度受关注。

9月4日,中植集团公司管理人发布横琴人寿公司、横琴安友公司意向投资人招募公告。公告称,2024年1月5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中植集团破产清算案,并于1月26日指定破产管理人。公告称,就该集团持有横琴人寿12.75%股权、横琴安友11.11%股权面向市场公开招募意向投资人。

置身于股东中植集团的“破产清算”阴影下,横琴人寿近年来也深陷亏损。今年上半年,该险企净亏损8.39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横琴人寿经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于2016年12月开业,注册资本31.37亿元,总部注册地位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是合作区唯一一家全国性法人寿险企业,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共同发起组建。按照公开数据,横琴人寿开设了2家省级分公司(深圳分公司、江苏分公司),12家地市级分公司和多家县区级支公司,主要覆盖大湾区以及长三角的苏州、无锡等地。

从股东结构看,横琴人寿呈现“一大四小”的局面。去年3月,大股东珠海铧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再次采取非等比增资,目前持股比例增至49%;其他四家股东亨通集团、深圳市珍珠红商贸、苏州环亚实业、中植集团的持股比例均统一降至12.75%。实际上,穿透股东结构之后,珠海铧创投资的背后主要股东,正是珠海最大的综合型国有企业集团华发集团

从操盘手到职业经理人,

寿险老将退休后重返“新战场”

今年9月初,在第四届横琴世界湾区论坛金融主题论坛上,横琴人寿党委书记、董事长钱仲华公开表态称,将从构建契合澳门居民需求的特色保险产品体系、推动服务衔接、加大合作区“四新”产业支持力度、积极布局国际化业务四个方向持续努力,全面融入“澳门+横琴”。钱仲华还透露,该险企开业至今累计赔付金额及给付金额91.2亿元,豁免客户保费1.3亿元。

钱仲华(图片来自网络)

钱仲华是国内保险圈的老人,曾任中国第三大寿险公司总经理,横琴人寿则是他退休后返聘的“新战场”。记者注意到,他正式掌舵这家寿险公司至今大约有一年左右时间。去年7月18日,广东金融监管局批复了他董事长的任职资格。

1962年7月出生的钱仲华,在1995年底由组织安排进入保险行业。按照公开履历,他历任太保寿险苏州中心支公司总经理、江苏分公司副总经理、深圳分公司总经理、广东分公司总经理,后升任太保寿险总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及太保集团总审计师等职,作为典型保险人的职业生涯颇为亮眼。

记者了解到,他曾主管中国太保寿险总公司个险业务,是寿险“转型1.0”的主要操盘手,连续8年实现新业务价值增速领先上市同业

钱仲华曾在大湾区工作多年,显然更深谙这里的保险生态。2023年,他出版新书《险峰》,文章从“南下深圳”为开端,详细讲述了他如何从支公司副经理,逐步成长为太保寿险总经理的历程,并分享其在深圳、苏州、广州等地的寿险改革案例,凝结自己诸多经验和洞见。

钱仲华出版《险峰》一书

从中国太保退休后,钱仲华由大型保险公司高管转型进入中小型险企担任核心职务,而横琴人寿便是他保险生涯的分水岭。记者注意到,在离开太保之后,他在2023年4月起曾以独立董事身份加入横琴人寿,直到第二年获聘为董事长。

实战派与成绩单的反差:

半年亏损超8亿,“领跑非上市险企

不过,观照钱仲华此前在“太保系”横跨长三角到珠三角、近30年的实战派经验来看,与他掌舵横琴人寿的最新成绩单形成了反差。

近日,横琴人寿公布了2025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数据,其上半年保险业务收入为43.9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幅度22.85%。上半年净亏损8.39亿元,不仅超过去年同期3.51亿元的亏损,也超过去年全年5.64亿元的亏损总额。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上半年偿付能力报告的147家非上市人身险企中,横琴人寿的净亏损位列非上市险企第一。

如果以去年下半年开始到今年上半年末作为时间统计维度,横琴人寿亏损超过10亿元,而这也是钱仲华掌舵任内的重要周期。

再拉长时间轴看,2017年至2024年,横琴人寿的净利润分别为-0.82亿元、-2.46亿元、-2.41亿元、0.59亿元、0.11亿元、-1.79亿元、-7.72亿元、-5.64亿元,整体亏损超过20亿元。

横琴人寿的相关热词

经营现金流方面,上半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9.7亿元,延续了2024年全年-37亿元的态势。退保数据也值得关注。根据偿付能力报告,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横琴人寿综合退保率为0.79%,较上季度末(累计)的0.46%提升了0.33个百分点,呈上升趋势。

不过,横琴人寿偿付能力指标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57.4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89.34%,均较上季度末有所上升。该公司最近两次风险综合评级结果均为B类,也保持了稳定。

核心高管洗牌背后,

“老骥伏枥”的逆境和底牌

钱仲华麾下,除了业绩承压的基本面,“高管洗牌”也是重要压力测试。记者留意到,在他出任“一把手”期间,横琴人寿的人事变动颇为频繁,其中还涉及部分元老级高管。比如,去年三季度,横琴人寿总经理助理、首席投资官王立川辞职。据知情人士介绍,王立川早在2016年就参与了公司筹备工作,是早期建设的核心参与者之一。

今年 2月,总经理助理李佗因个人原因申请辞职;今年二季度,该公司合规负责人李学成被解聘。今年7月,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副总经理张林信息已从官网撤下。今年8月管理矩阵迎来重要补位:监管部门核准严志扬出任横琴人寿党委委员、纪委副书记兼审计责任人;杨静波出任横琴人寿总经理助理。

需要注意的是,与钱仲华搭班子总经理凌立波是“准80后”,拥有近20年保险公司管理经验。去年2月,他出任横琴人寿总经理,其此前曾提出结合区位优势,借鉴港澳经验等路径探索差异化经营。

对于职业经理人而言,63岁的董事长钱仲华可谓“老骥伏枥”。止血和扭亏,显然是重中之重。但是,他眼下的担子,不仅是提振业绩改革自救、重塑财务健康,还有诸多坎:比如在新团队中如何把握好稳健与活力的艺术?如何平衡与珠海当地国资系大股东的关系?如何优化股权结构,保持混合所有制和市场化运作机制?资本补充债和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持续提升内生动力?能否保持市场化选聘的方式,确保公司治理的独立性和透明度?如何保持战略定力和专业化管理能力?这些都是重重考验,也是未知之数。

逆境之下,钱仲华手里或许还有一张底牌,那就是全方位融入“澳门+横琴”,在推动琴澳民生融合与产业多元发展中守正出新。

无论如何,拥有横琴合作区光环与“国资系”大股东的加持,横琴人寿有更多机会等待破局。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卢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