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冠病毒活动强度呈阶段性低水平波动趋势,3类人群要注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0 15:14:00    

近期,与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的话题引发大众广泛关注。中国疾控中心检测数据显示,近期全国新冠阳性率攀升,我国南方省份的新冠阳性率相对北方省份略高。

对此,上海市疾控中心发布提醒,本市新冠病毒活动强度呈阶段性低水平波动趋势,预测5月中下旬本市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将趋于平稳。

本市监测数据显示,本轮疫情高峰有以下特点,一是与上一次高峰间隔长,距本市上一波疫情高峰(2024年夏季)已近一年;二是疫情峰值低,目前疫情水平低于2024年夏季高峰;三是病例症状轻,报告病例中多为轻症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无危重症和死亡病例报告。

专家表示,此次反弹并非突如其来的新疫情,而是常规流行节奏中的一次小高峰。新冠病毒感染的流行高峰没有明显季节性特征,而与人群抗体水平有关,本轮新冠小高峰距上一波高峰已近一年,很多人体内新冠抗体水平已经下降。

市疾控中心医师提醒,对于大多数健康人群来说,此轮新冠症状相对轻,比如咽痛、发烧一两天、身体疲乏,部分人还会咳嗽持续一周甚至更久。但即便症状轻如感冒,也不能掉以轻心:一方面它可能影响你更长时间的体力和恢复;另一方面也可能在不经意中传染给家中体弱的老人、孩子或慢性病患者,带来严重后果。值得注意的是,包括60岁以上老人、有基础病患者以及免疫力低下者等3类高风险人群要格外注意做好预防。

日常生活中,市民群众防护要到位。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或手肘遮住口鼻,注意手卫生。一日三餐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并保证充足休息,增强身体免疫力。另外,在人群密集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也建议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家中要多开窗通风。

若出现发热、咳嗽或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别硬撑,应及早就医,进行检测治疗,就医时须全程佩戴口罩。高危人群尽早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或免疫治疗,可降低重症风险。对于老年群体、免疫力低下者、多种严重基础病患者来说,新冠病毒可能存在致命风险,建议根据疫苗接种指引接种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相关疫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