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外来媳妇好“飒”,扎根峒山9年问鼎全省第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2 14:45:00    

蛙声蝉鸣,稻浪翻滚,儿童嬉闹。

7月22日,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鄂州市峒山村的纪念日,每年的这个时候,也是陈琳最繁忙的时候。

作为峒山教育基地的“金牌讲解员”,最多时候,她一天要接待全国各地10多批次的参观学习团。

陈琳骄傲地说,峒山村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过的地方,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游客在峒山村看见乡愁中国。

追梦姑娘嫁农村,扎根鄂州峒山村

陈琳老家是崇阳县天城镇。

2008年,21岁的她从咸宁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先后在上海富士康、深圳宜搜科技等企业工作。2009年,她下海创业当老板,从事品牌服装销售。

陈琳的丈夫从事渔业销售,俩人是高中同学,在咸宁上学时就相识、相爱。2010年,陈琳辞去工作,远嫁鄂州。自此,她就跟丈夫一起在峒山村居住。

打小在城里生活的陈琳,初来乍到峒山,极不适应。“峒山建设很漂亮,百姓的生活也很富足,距离城区也就10多分钟车程,但我多少有些不适应,十分想家。”陈琳说。

乡亲们的鼓励和丈夫的体贴,给了陈琳很多的感动。2012年,女儿出生,2014年,儿子出生。一双儿女降生,让陈琳手忙脚乱,也让峒山下的这个农家平添了几分喜悦。

2013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峒山村,跟乡亲们一起话家常。总书记指出,“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建设美丽乡村,是要为乡亲们造福”……

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让峒山村沸腾了,也让陈琳这个外来媳妇倍感荣耀。她第一时间将这份喜悦,分享给远在咸宁崇阳县的父母和同学。

九年讲解峒山村,问鼎全省第一名

2015年12月,峒山教育基地被湖北省直机关工委批准为第一批省直机关党员干部教育基地。该基地以峒山社区为原点,涵盖了峒山、万秀、茅圻、梧桐湖4个教学点。

2016年3月,在峒山村委会上班的陈琳,被鄂州市直机关工委聘为峒山教育基地讲解员。

“我是一个性格内向且不善打交道的人,每次接到重大的讲解任务时,十分紧张、忐忑,手心冒汗。”陈琳说,起初,为克服紧张情绪,讲解前,她精心准备了精版、简版、随机版的3份讲解词,并都熟练地背诵下来。

几年前,一个考察团前来峒山村调研,接连问了3个讲解词以外的内容,但也都涉及峒山村的发展实际。有着两年多讲解经验的陈琳一时语塞,被问得哑口无言、大汗淋漓。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自此以后,除背诵常规的讲解词外,陈琳还热心时事政治、关注家乡发展。她将村情、镇情、区情、市情等都记在本子上,时时翻阅,牢记于心,以便应对讲解时的突发情况。

随着鄂州花湖国际机场投用,国际友人纷至沓来。为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适应新形势的讲解需要。2023年,陈琳报考了湖北师范大学自考本科。最近,她成功获得了本科文凭。

陈琳还将已经生疏的英语捡了起来。这两年来,她每天早上安顿好孩子后,提前半个小时来到办公室。翻阅字典,对着镜子学习口语,成为她每天的“必修课”。

2023年至今,陈琳先后参与俄罗斯、加拿大、马来西亚、菲律宾、意大利、埃塞俄比亚等几十个外国代表团来访的接待工作。她流利的讲解给国外客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近年来,峒山村的“山水乡愁”品牌越擦越亮,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仅2024年,陈琳就接待了100多批次的参观团、访问团,记事本里有两万多人次记录。

繁忙的时候,陈琳一天要讲解6、7个小时,以至于服下咽炎片后,喉痛肿痛的问题才得以缓解。

脚下有多少泥土,心里就沉淀多少情怀。

2024年8月21日,湖北省直机关党员干部教育基地讲解员大赛举行,陈琳从25位讲解员中脱颖而出,以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获评“湖北省十佳讲解员”称号。

据不完全统计,峒山教育基地自挂牌运行以来,不仅承接省、市学习团,还承接了省内外、国际行政参观考察团,总人数超过14万人次。该基地已经成为鄂城区乃至鄂州市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

一枝一叶总关情,外来媳妇当村官

2025年1月,陈琳当选峒山村党总支委员。

角色的调整,意味着她不单纯只是讲解员,还要参与到村级事务管理中来。

从外来媳妇,到讲解员;从讲解员,到村党总支委员,每一次角色的转变,陈琳都要努力去适应。相较而言,讲解员的工作比较单纯,村级事务则要纷繁复杂得多。

“当前,峒山二期建设如火如荼,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小游园、小公园的建设进度很快,沿线的10个小景点也在推进,村容村貌日新月异,群众的获得感很强。”陈琳自豪地说,分管文旅的她,也有一份“小确幸”。

“只要公心、专心、真心为民,就一定能把村里的事情干好。”陈琳还讲述了两件令她颇为自豪的小事。

村民陈运淼养殖蜜蜂,年产蜂蜜300多斤,这也是他家主要收入来源之一。3月份,陈琳走访中发现,陈运淼家中蜂蜜严重滞销。为此,她迅速联系村里的电商直播馆,帮助陈运淼销售了1000多元蜂蜜。陈运淼多次打电话要送蜂蜜给她品尝,均被陈琳婉拒。

现年74岁的村民陈少波,是一位退役军人。由于之前经营的代销点一直没注销,导致其征信出现问题,老人颇为不解、情绪激动。陈琳了解政策后,带着相关材料,跑了整整一上午,终将老人征信问题解决。

“从单面手到多面手,从讲解员到村党总支一员,我现在还分管党建、文旅、宣传等,任务也不轻。今年以来,我肩上的担子明显沉了许多。通过半年的工作,跟村民接触更多了,脸皮也变‘厚’了。”陈琳说。

“刚嫁到峒山那会儿,十分想念崇阳老家。”陈琳说,其实呀,家是父母的唠叨,是孩子的牵挂。现在,无论崇阳还是峒山,都是家。家就是自己付出心血的地方,就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

策划:夏鑫、夏双文

执行:丁元中、吴思琪

文字:王焱尧

摄影:金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