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小满之“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1 15:23:00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今年的小满始于5月21日。

  俗话说:“小满见三新。”小满时,农作物陆续成熟,可供人们尝鲜。各地的“三新”品种并不相同,在江南地区多指大麦、油菜、蚕豆;在北方地区多指小麦、豌豆、油菜。

  这一时节,北京、辽宁、山东等地的樱桃迎来成熟期,福建、广东等地的荔枝也挂满枝头。

  凝聚着中华先民生活智慧和农耕经验的二十四节气,是岁时变化的概括与标识,小满也不例外。“满”在《说文解字》中的释义为“满,盈溢也”。“小满”意味着“满而不溢”“满而不盈”。元代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写道:“小满,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一般认为,“满”的具体所指,即为农事物候,一方面与作物的生长有关,另一方面与降水量相联系。

  “小满小满,麦粒渐满”。在北方,小麦被认为是小满节气的表征作物。此时,冬小麦等夏熟作物开始结实,进入灌浆阶段,籽粒日渐充实饱满,但还未完全成熟。小满三候为“麦秋至”,“麦秋”指的就是收割麦子。“小满十八天,青麦也成面”,很多地方把小满之后的“十八天”视为收割小麦的重要时间节点。

  “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在南方,小满之“满”,指雨水充盈。这一时节,受夏季风等影响,南方地区降水逐渐增多。这时也到了蓄水种植水稻的时期,如果雨水偏少,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导致芒种时无法栽插水稻,所以民间有“小满不满,干断田坎”的农谚。

  近年,对于节气文化的考证研究日趋丰富,也有学者提出,小满之“满”表征气候,指代与日照强度、时长相关的“阳气”,为认知小满提供了又一视角。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富有哲理的节气之一。在节气体系中,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小暑大暑,表现出同构的对称之美,而小满之后,接续的是“芒种”而非“大满”。宋代马永卿在《懒真子录》中提到:“二十四气其名皆可解,独小满、芒种说者不一。”对此,有人认为,如果麦子“大满”收割,则籽粒容易脱落,如果江河“大满”就会外溢,造成损失或危害。故而,不以“大满”命名小满后的节气。也有人从文化角度解读,认为传统的中庸之道忌讳“太满”“大满”,正所谓“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物极必反。小满之名,充分体现了古代先民们的智慧,也体现了二十四节气所蕴含的哲学思想。

  二十四节气是社会实践,也是知识体系。它不仅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实际影响,也引发着感悟与思考。“满而不溢”“满招损,谦受益”,也许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富有情趣的意会与自洽。

  (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