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热射病的冷知识,你是否存在误区?
【来源:湖南日报】
虽已立秋,但高温季并没有完全落幕,“秋老虎”威力不小,热射病仍需防范。热射病是因暴露于热环境和(或)剧烈运动所致的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以核心体温高于40摄氏度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如精神状态改变、抽搐或昏迷)为典型特征,并伴有多器官损伤的可致死性综合征。
热射病通常发生在高温、高湿天气,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热射病是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即重症中暑。《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5版)》指出,热射病病情发展快,且涉及多个器官,迄今尚无统一的病情评估标准。具体来说,当热射病发生后,尤其是对多个脏器功能产生影响时,病理过程往往呈现为综合因素、多途径的共同作用,治疗需要系统性、多方面的支持。
目前,单纯从某一节点阻断或逆转病程仍存在较大困难。更令人担忧的是,从轻微中暑发展到致命性热射病,可能仅需短短几小时。患者会迅速出现意识模糊、抽搐、无汗高热等症状,若得不到及时妥善救治,将导致不可逆的器官损伤,甚至死亡。







降低热射病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关键在于预防,以下四点需要注意。
第一,外出做好防护。出行尽量避开高温时段。穿着透气、宽松的衣物。做好防晒。尽量避免长时间待在高温、高湿、密闭环境中。老年人、孕妇、儿童以及慢性病患者等体质较弱群体,高温天气尽量减少外出。
第二,科学补充水分。养成主动饮水的习惯,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可适量饮用白开水、淡盐水,或含有钾、钠、氯等电解质的运动饮料,以补充随汗液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第三,合理工作休息。高温环境下的作业人员应适当增加休息时间和频次,避免长时间持续高强度作业。保证充足睡眠,注意营养均衡,维持充沛体力。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慢性肾炎患者等慢性病患者,若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应避免进行高温作业。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第四,常备解暑药品。建筑工人、环卫工人、交警、快递员等户外劳动者以及年老体弱者等热射病高危人群,可随身携带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气水(注意藿香正气水含酒精)等防暑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注意,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识别热射病的早期信号,一旦怀疑热射病,务必尽快就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
2025-09-02 10:48:00
-
2025-08-23 18:49:00
-
2025-08-19 19:05:00
-
2025-08-14 11:41:00
-
2025-08-10 17:42:00
- “让中国老年人眼睛亮起来”——辽宁省慈善联合总会联合爱尔眼科共同启动2025年辽宁省春季“银发复明工程行动”
- 湖南道县:春耕好时节 早稻育秧忙
- 广安市二级巡视员王小兵 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花开时节逛咸阳”——2025咸阳市赏花季系列活动暨“花开礼泉·杏福有约”赏花季正式启动
- 山东威海5岁男童被殴致死案未当庭宣判,生母庭审中致歉
- 每年仅60元!“熊孩子”闯祸最多能赔几十万
- 5:1:2驳回弹劾!韩德洙复职,尹锡悦也能“无恙”吗?韩国迎来关键一周
- 华为上汽合作鸿蒙智行“尚界”品牌被曝计划4月10日发布
- 新航季 南航在吉航线全面升级 持续助力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
- iPhone17惊艳设计实锤 iPhone15价比老人机创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