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熬夜”被开除?企业用工岂能如此冷漠
一名普通操作工因身患脑血管疾病无法继续熬夜工作,向公司提出调岗申请后,等待他的不是人文关怀,而是一纸冰冷的解雇通知书。8月28日,江苏昆山法院对这起劳动争议案件作出终审判决,认定公司解除劳动合同行为违法,判令支付赔偿金12万余元。这场持续两年的纠纷终于尘埃落定,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却远未结束。
事情要从2023年夏天说起。魏某被诊断出患有“脑血管畸形”,医生的医嘱明确要求“避免熬夜”。当他将诊断证明提交给公司,希望调离夜班岗位时,公司以“不利于排班”为由拒绝了他的合理请求,甚至要求他连续两周值夜班。在魏某坚持只上白班后,公司以其“不服从工作安排”为由,认定其构成严重违纪并解除劳动合同。
这场纠纷看似是企业管理权与员工服从度的博弈,实则触及了一个更深层次的命题——在追求效率的现代社会,企业该如何平衡制度刚性与人文关怀。法院的判决给出了明确答案,任何企业的规章制度都不能逾越法律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底线。
法官在判决书中指出,当员工因健康原因提出合理诉求时,企业应当依法履行调岗义务而非简单解雇。这一认定彰显了司法对劳动者生命健康权的重视,也为类似劳动争议提供了裁判范例。
案件背后折射出当下职场文化中值得深思的现象。一些企业将“严格管理”简单等同于“机械执行”,过度强调制度刚性而忽视人性化关怀。古代医典《千金方》早有“上医医未病之病”的训诫,优秀的企业管理应当具备前瞻性地关注员工健康风险,而非等问题出现后简单处理。
值得一提的是,案件中暴露的企业中层管理问题同样发人深省。魏某通过微信向主管报备病情,主管承诺帮助反映却未能改变结果。这种“上报了就等于解决了”的现象,揭示出企业沟通机制中存在的断层与壁垒。
从更大视角看,这起个案反映了我国劳动法治建设的进步。法院通过对个案的裁判,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划出了清晰的法律红线,即管理权不能侵犯健康权,规章制度不能违背法律原则。这种司法导向将推动企业完善管理制度,构建更加人性化的用工环境。
判决落地,余音未绝。在现代社会追求效率与效益的浪潮中,这起案件犹如一面镜子,照见了企业发展与员工权益保护该如何平衡的永恒命题。真正优秀的管理,既要有制度的刚性,也要有人文的温度;既要追求经济效益,也要守护人的价值。
法律的判决终会落槌,但它所传递的价值共鸣将在职场久久回响。这张关于夜班排班的判决书,量出的不仅是法律的尺度,更是文明的刻度。在这个意义上,每一起劳动争议案件的公正处理,都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石,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当企业学会将员工健康视为最宝贵的资产,而非可替代的成本时,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是对法律的遵守,更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最好诠释,也是一个成熟企业应有的担当与情怀。
来源:大河网
-
2025-08-29 09:30:00
-
2025-08-28 01:56:00
-
2025-08-27 13:35:00
-
2025-08-26 15:14:00
-
2025-08-26 09:00:00
- “让中国老年人眼睛亮起来”——辽宁省慈善联合总会联合爱尔眼科共同启动2025年辽宁省春季“银发复明工程行动”
- 湖南道县:春耕好时节 早稻育秧忙
- 广安市二级巡视员王小兵 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花开时节逛咸阳”——2025咸阳市赏花季系列活动暨“花开礼泉·杏福有约”赏花季正式启动
- 山东威海5岁男童被殴致死案未当庭宣判,生母庭审中致歉
- 每年仅60元!“熊孩子”闯祸最多能赔几十万
- 5:1:2驳回弹劾!韩德洙复职,尹锡悦也能“无恙”吗?韩国迎来关键一周
- 华为上汽合作鸿蒙智行“尚界”品牌被曝计划4月10日发布
- 新航季 南航在吉航线全面升级 持续助力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
- iPhone17惊艳设计实锤 iPhone15价比老人机创历史